联系我们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专题报道

如何实现档案数字化

2017-5-22 22:21:29      点击:

  档案数字化受到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视,那么,什么是档案数字化?如何实现档案数字化?


  一、档案数字化概述
  所谓档案原件数字化、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扫描技术将纸质、缩微胶片、底片等载体上的档案信息作数字化处理,生成数字影像文件进行存贮,并将档案检索信息输入计算机,采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。
  档案数字化能有效保护档案原件
  1.代替原件使用,把原件妥善地保存起来,便可以有效地延长原件的保存时间。
  2.数字化副本分地保存。
  3.防止档案材料因磨损造成字迹模糊褪变。
  档案数字化优势
  1. 不再受“孤本”的限制,可以多人同时借阅一份档案资料,也不必担心档案在借阅过程中有损毁。
  2. 不再受“地域”的限制,异地调阅,扩大了档案的利用空间,方便更多的人了解、利用档案。

  3. 不再受“时间”的限制,利用者可以随时使用自己需要的文件。


  二、档案数字化流程及细节



  1.档案分类整理与消毒
  按照档案情况:年度、类别、保管期限等进行分类整理,将部门编制不统一的进行统一分类,以便数字化后方便查找与管理。将整理好的档案进行消毒。
  2.档案交接
  分类整理后的档案按年度、类别进行提卷,提卷人员按照要求,编写档案的页号和需要扫描录入的文件页号,抽取不需扫描的页面,并按实际页数填写详细的档案交接清单,并由主管人员签字。
  3.著录项
  著录项为了方便查阅与管理,打印制作档案目录及档案封面,对文字录入的准确性要求较高,但要录的文本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在某一页面上,一些文本域要在多个文件中选择,著录项内容需按照国家档案局有关标准结合的实际情况录入。
  文本域录入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所需录入的文本进行标引、按照录入特征制作相应的《文字录入工作说明书》,供录入员和校对人员参考。
  注: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按照档案进馆标准录入。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的样式可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。
  4.档案拆分
  档案拆分前要对档案进行统一的编号,编制总页号后,要从中选中需要扫描的页面。再一次编制所需扫描的页号,两个页号需要用颜色或位置区分,以便档案还原时能够清楚区分和核实页数,档案拆分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对不需扫描的页面进行标注。
  5.档案的扫描
  原件的扫描与存储格式完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要求扫描。扫描人员按照《扫描与处理工作说明书》的要求,填写移交清单(此移交清单是档案拆分人员和扫描人员共同填写)并签字领取后,进行纸介扫描。
  扫描图像使用先进的图像扫描处理软件,扫描人员可根据原稿质量,对系统进行定义,如自动倾斜校正、自动去污、自动分文件等处理功能。
  在由系统自动处理功能的同时,扫描人员根据原件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,如超大页面的处理、纸张颜色深浅及薄厚的处理、扫描时可根据不同原件的情况,调整图像的分辨率、阀值、明亮度以及扫描方式和扫描速度,确保在扫描图像质量清晰的情况下,使原件完好无损。
  6.图像处理
  采用自动化处理和人工处理相结合的方式,确保图像质量。通过校对系统对图像进行校对,确保图像顺序正确、去斑点、污渍、黑边、偏斜处理、校验。在校对时发现不合格图像及时返回前一工序进行改正。
  7.质量检验
  对扫描处理完成后的图像页面进行检验,对档案拆分、扫描、修正、去污、文本流程图的处理、插图、照片的处理以及文本和图像页的匹配进行检验等质量进行全面检验。
  对文本域录入与文本录入域的标引、文件的页号及页数进行对比,对扫描前的图像页的标引与扫描后的图像页的编号与页数进行对比,发现不合格的登记清单并退回上一流程重新处理。
  8.图像与索引挂接
  文本域录入和扫描处理检验后的图像成品,按年度进行文字图像与系统的挂接,不需手工挂接即可实现文本与图像页与系统的挂接。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后,进行再次的成品验收,对各种使用习惯逐页进行检验,验收合格后移交验收小组验收。
  9.案卷整理
  档案整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有序的整理,由公司安排的专人负责案卷整理与还原。

  档案数字化流程繁琐?致得档案管理系统帮您化繁为简


  三、系统设计方案
  1.系统概述
  针对档案数量庞大,分散存放,查阅困难,难以利用历史档案形成统计信息,档案占用存放空间,保存时间短等急需解决的问题。我们推出致得档案管理系统,与扫描仪、高拍仪集成,可以完美解决上面提到的档案数字化流程。
  2.功能介绍
  全类型档案的统一管控平台:
  处理模式:档案资料集中存储在档案管理系统中,极其便于快速、准确查阅各种卷宗。
  保密性:基于数据库的安全设计,可设定查阅档案的权限,每个用户登陆查阅系统时,都被赋予不同的权限,可以查阅哪些、不可以查阅哪些档案,这在档案管理中非常有实际意义的。
  查阅功能:档案管理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在查阅档案时定位准确、检索速度极快。
  例如:需要查阅一卷宗,只要进入搜索界面,填上搜索条件,系统就会马上调出相应的档案信息。由于采用了数码技术,在拷贝的过程中影像信息不会有丝毫的损失。
  统计功能:利用已建立的档案数据库索引字段,可以快速准确的统计各类档案信息。
  计划功能:根据统计功能模块的统计资料,利用设置好的公式,做出季度或年度计划预算提议,起到给计划部门参考的作用。
  3.系统特点
  针对海量档案信息的扫描建库与信息化工作,本系统采取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流程及存储技术。
  采取流水线作业方式。按照工作流程将各个工序细化与规范化,做到分工明确,各个工序相互衔接,环环相扣,工作中互相配合与支持,提高工作效率。
  采取高速扫描,彩色与黑白相结合。
  运用条形码技术管理档案。在档案管理系统中采用条形码技术,在档案封面、卷内目录上打上条形码,扫码枪直接扫码,为扫描和今后管理使用。
  自动化程度高。流程中各项工作尽量减少人工的干预。

  采取先进存储设备。建立数据服务器,利用磁盘阵列。


  四、实施方案
  1.目标:建立档案数字化影像处理自动化生产线,建立档案影像文档大型数据库。
  2.场地介绍:按流程所示,根据现有场地进行分区布置,整个工作区分为:整理区、新案扫描区、旧案扫描区、质检区、装订区。
  3.流水生产线设计:
  
  工序细分:生产线设计的原则就是把工序细分,工序合理划分,降低失误率,提高工作效率。
  避免瓶颈:另一个原则就是避免出现瓶颈,整个流程的设置要负载均衡,每个工序的工作量要相当。合理分配每个工序的人手和工作量,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实际情况,经过科学的验证,使方案切实可行。

  区域划分原则:每个工序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区域,区域设置要合理,就是符合流水线生产的划分,前后工序的区域应该尽量相邻;区域标志清晰明确,区域间指示清楚直接。